3D打印或增材制造是一種過程,其中逐層打印每種材料的3D模型數據。這與傳統的減法制造技術(選擇性地去除材料的傳統減法制造技術)相反。由于各種優勢,3D打印技術已逐漸成為行業規則的改變者。
大多數增材制造系統都使用由3D計算機輔助設計(CAD)軟件創建的數字藍圖。增材制造會產生復雜的形狀和結構,而這些形狀和結構很難用常規加工方法制造。
從塑料到金屬合金,有八種主要的增材制造技術使用不同的材料。材料擠壓是最便宜和最受歡迎的技術,主要使用塑料作為建筑材料。相反,直接金屬沉積和粉末床熔化是更昂貴的技術,主要用于印刷高精度,高強度的金屬零件。
盡管尚未將3D打印用作批量生產的替代方法,但現在3D打印已在許多領域廣泛用于原型制作,從而大大降低了開發成本。 3D打印在航空航天工業中具有顯著優勢,并且極大地改變了一次性制造精密零件的經濟性。當前正在新環境中考慮3D打印,尤其是在建筑和醫療領域。
3D打印市場有多大?
2017年,3D打印行業的價值從2013年的30億美元增長到70億美元。到2025年,全球在3D打印市場上的支出將超過200億美元。
如今,消費電子和汽車行業是最大的3D打印應用程序。 3D打印機最常見的用途是直接創建零件。 2017年,售出的所有3D打印機中約有30%用于零件的直接打印,這使其成為10年前增長4%的最快的3D打印應用程序。視覺輔助工具和演示模型是下一個最常見的應用程序,占3D打印系統總支出的20%。五分之一的3D打印機來自消費電子行業,其中汽車行業所占比例不到20%,其次是醫療,航空航天和工業應用。
3D打印處于領先地位,但主要影響是3-5年后。工業3D打印市場正在穩步增長,盡管其速度與個人或臺式機系統市場不同。因此,該行業不會對傳統制造業構成直接威脅,其帶來的變化可能是漸進的,而不是革命性的。但是,使用3D打印技術的早期證據表明,在某些行業中3D打印的“破壞力”非常大。
3D打印機器的四大趨勢
1.新材料依次顯示
在3D打印材料上進行研發投資的步伐永遠不會停止。在金屬3D打印中,新型合金和化合物可降低成本并提高金屬打印效率。硬質合金是一種碳化合物,由與粘結劑金屬結合的細小的碳化物顆粒組成。碳化物可以在德國開發,可以使用粘合劑進行噴墨印刷,以制造出堅固耐用的物體。其他材料研究也在進行中,例如水泥配料,生物印刷,生物結構,甚至從面食到糕點的食品生產……您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材料家族。
2.工業級3D打印持續擴展
工業3D打印的應用正在取得巨大進步。進入工業打印領域,并在外形尺寸,硬件尺寸,生產尺寸和尺寸方面擴展了工業3D打印平臺。目標是顯著提高自定義零件的打印速度。這為3D打印成為家用電器,批量生產對象和批量工程制造過程的標準零件創造了真正的可能性。
3、3D打印已成為醫療保健的主流
盡管3D打印用于醫療保健,但仍被認為是新的。但是,在下一兩年中,3D打印植入物將完成臨床試驗的第一階段,并成為醫療產品組合的標準組成部分。在生物打印中,替代器官打印已經存在了10多年,并且已經開始進行許多臨床試驗,但是生物打印產品將開始測試和評估新的藥物化合物和醫療技術。
4.超出概念驗證范圍的巨大3D打印機
到目前為止,我們已經看到了少量引人注目的"大型打印機",用于工程和建筑等大型應用。在這個階段,大多數這些機器都是概念驗證(POC)產品。然而,在接下來的兩年中,將會有一系列大規模生產的大型或超大型平臺3D打印機面世。上一條: 最受歡迎的10大3D打印機器國產3D打印機占據4個席位
下一條: 碳纖維3D打印技術的應用分析